yd2333云顶电子游戏

文化校园


中文学院边茜博士



来源:宣传部 作者:雷婷 叶雅雯编辑:樊朝刚时间:2016-04-01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的脊梁。他们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他们坚持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在三尺讲台上,不辞辛苦,育三千桃李。
  为更好地展示我校教师风采,学校在“yd2333云顶学人”的基础上,新开辟“博士名片”专栏,陆续介绍我校博士,分享他们的教学科研心得,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以更好地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把我校早日全面建成外语特色鲜明、教育品质一流的知名本科高校而奋斗。

   边茜,女,复旦大学博士,我校中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清末民初的报刊与文学等。
  现代人都在用手指滑动屏幕就能得到整个世界,旋转的朋友圈是多数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醉心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在尝试用各种教育方法一点点浸润学生的内心,用心晕染一幅文学水墨画。当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发生碰撞时,边茜博士试图接受挑战、理解差异、适应改变,着力在遗留下的历史瑰宝与发展中的现实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的支点。
  凡是和边老师打过交道的人都认为,她个性温良,待人处事妥帖和顺,宁静的眼睛中溢满了温柔,同时,还有不为人知的倔强一面。“一件事情你想做却没有去做,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不够勇敢,另一个就是不够喜欢。”她的勇敢不是与人相处斤斤计较,而是对知识的上下求索、一往无前。无论是为参加一个心仪的培训班准备材料到深夜的投入,还是博士论文选题时朝着一个新方向义无返顾的拼搏,都体现着她追逐理想的勇气。她所上交的从来不仅仅是一份资料,更是一份满足、一种执着。在埋头苦学那几年,彻夜的工作也不曾让她失去那淡淡的微笑,那不是妥协的安静,而是倔强的优雅。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有什么用呢?靠它谋生确实困难,但对个人修养却有着一定影响。”边老师这样看待自己热爱的专业在今天的意义。其实,她自己正如唐诗宋词中走出来的女子,娉娉婷婷,别具气质。对个人修养的熏陶是其一,对人生的启示是其二。边老师认为,古代的东西与今天也未必是割裂的,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性,太阳光下无新鲜事,古人的喜怒哀乐、身世浮沉对后人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以古照今,无论何时,我们都能从经典作品获得智慧和启迪。
  没有装腔作势的表演,边老师的课堂毫不刻意造作,她力图在有序的节奏中参杂变化,于是尘封在历史中的古代文学在她幽默的讲述中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边老师的课堂有一部分时间是专属于学生的。她在教学计划之内适当放开,给师范班的学生们上台讲课的机会,寓学于教,教学相长。“头一回上台讲课,台下几十个学生都盯着我,还挺紧张。后来看见老师坐在台下对我微笑,给我打气,突然信心倍增,一咬牙就把准备好的东西讲了下来。”中文学院学生姜----回忆起那节特殊的古代文学课仍然记忆犹新。边老师对此颇感满意,她的目的便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他们机会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即便这样的教学活动为她增加了不少繁琐的前期准备工作,但她仍旧“执迷不悟”,更加希望用一种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知识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边老师尊重学生,包括他们之间的差别,无论是安静听讲的“学霸”,还是活泼互动的“提问者”她都无条件接受。她从不将学生进行比较,好与坏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人因其个性才显现出真实。“我的工作,是适度引导他们学习,让他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知识,有所收获。讲授与倾听只是手段,我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她的体贴恰如其分,而这正是打动学生的前提。


作者:中文学院学生雷婷 叶雅雯  责任编辑:樊朝刚
 

  点击页面右下角等图标,可以把文章分享至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